发布时间:2025-04-05 17:51:24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开发区中得分最高的是高新区,为96.01分。
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九、林业改革稳步推进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出台《关于重点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金融机构债务处理有关问题的意见》。
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24个省(区)完成了市县级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的审批,3776个国有林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北京市制定《山区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促进发展机制森林健康经营项目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等三个部委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实施规划》。内蒙古自治区通过项目购绿等措施推进村屯绿化和乡村通道绿化。
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完成造林99.1万公顷。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加快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脱贫意见》《2017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方案》,安排广西龙胜、罗城、贵州荔波、独山4个定点县中央林业资金2.6亿元,6.1万人脱贫。汾渭平原还显著受扬尘和生物质燃烧排放影响,这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明显区别。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中明确要求,2+26重点城市到2019年清洁取暖率要达到90%以上,县城和城乡接合部达到7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40%以上。整治散乱污企业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必要措施。要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环境保护部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要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柴发合说,接下来,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把稳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成果和高架源稳定达标排放作为坚守阵地,把压煤减排、提标改造、错峰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重污染天气妥善应对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强联防联控,严格执法监管,强化督察问责,将之前大气污染防治好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
这也是制定三年计划的目标所在。例如,汾渭平原和成渝地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大气污染物扩散条件不好,燃煤使用量大。
对此,王书肖建议,应尽快在这些地区开展系统的污染源排放清单、污染特征观测、区域传输等相关研究,加强区域一体化的大气污染立体监测网络建设、动态污染源清单编制和空气质量预测预报能力建设。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区域大气容量小、地形地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工业企业呈粗放式发展、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不高、区域污染排放强度高等。蓝天保卫战要取得胜利,散煤治理依然是重点。据了解,2018年,北京计划完成4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
这些地区各具特色,治污路线不能完全照搬,但可以借鉴京津冀地区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服务与监管模式,量身定制大气污染防治方案。每个地区的特点不一样,打法战术也不一样。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治理经验,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书肖对记者说:汾渭平原的大气污染立体监测、污染源排放清单和动态源解析等工作仍很欠缺,环保部门宏观调控能力和环保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其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水平约为全国平均排放强度的3倍~5倍。柴发合说,2018年双替代400万户的重点区域仍以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为主,除了双替代取得较好效果的12个试点城市外,其他城市也要逐步有序全面推行双替代工作。
四个明显为下一步大气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达标的仅占29%,其中98个达标城市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及福建省,基本为我国南方地区及沿海城市,240个不达标城市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成渝等区域。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标准3月1日起全面实行,与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对比,国家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提出更高更严格的排放要求。2018年北京力争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河北也对清理散乱污企业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加大清理整治力度。2017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取缔散乱污企业6.2万多家,主要污染物减排明显。围绕四个明显治理大气污染新的一年,中央提出下一步治气工作要围绕四个明显展开,即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制定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确定具体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确保3年取得更大成效。川渝盆地内监测网络布设不完善,就四川省而言,其4个超级站全部位于成都,导致对盆地内不同地区的污染特征和成因了解不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大气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但挑战依然艰巨。2017年京津冀空气质量好转,散煤治理功不可没,使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下降了20%左右。
而川渝盆地散乱污企业多、空间分布面广、不同地区污染来源也不同。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过程应对仍需重视,尤其是中部省份大气污染防治压力仍然较大。
这意味着,三年作战计划的前奏战已经打响对此,李天来表示,整体规划不是单项规划,而是一个绿色发展体系。
比如在河北,一旦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利用科研院校提供的资源进行了科研研发和科技创新,可以获得10万元创新券,与自筹经费1:1使用,确保了资金的有效投放,也促进了科技的研发利用。减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农业能否从过去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能否从水、肥、药破题,向水、肥、药的高效使用和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要绿色。建立农业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制度等。同时,强化装备研发,加强投放使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解决空间布局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建立农业生产力布局制度。李天来则强调,技术的研发、转化和使用要因地制宜,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转化。
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认为:综合规划是农业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和指示图,可以统筹考虑一个区域或地区的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村庄、粮田等各种信息,从长远角度为绿色发展做整体谋划。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十分关注农业绿色发展,建议应加快转变发展观念,深入推进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绿色生产方式推进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无论是生产效益的最大化,还是生态效益的最大化,都需要科技创新引领。
根据区域的需要,开展技术攻关和研究等。2017年,又细化为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2017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最新指导意见。
通过立足水土资源匹配性,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无论是节约肥料、减少化肥使用,还是生物农业、有机农业,都需要智能化的农机装备。
农业的区域性很强,所以技术平台建设要因地制宜,多建设一些区域性平台。优做好绿色发展综合规划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类型差别很大,面临的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也各不同,这就要求必须做好农业绿色发展的综合规划。
如何实现绿色发展?陈晓华建议,必须引入市场化力量,一方面继续推行生产手段绿色化,通过科技化、机械化的手段来减少农业投入品尤其是化学合成投入品的使用。强强化资金和技术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
欢迎分享转载→ oit6x.scrbblr.org